“十一五”时期,贵州省黔南州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州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各年增速高于全国水平。“十一五”时期,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2.6%,比“十五”时期高1.6个百分点。
一、全州经济较快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全州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168.30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56.68亿元。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509元,折合1436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我州已经进入人均生产总值由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过渡的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政府财力不断提升,2010年财政总收入完成54.47亿元,比2005年增长1.5倍,年均增长19.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7.15亿元,增长1.8倍,年均增长23.3%。
二、三次产业全面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0年,全州三次产业比例为19.7:39.9:40.4,与2005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8.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2.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6个百分点。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十一五”时期,全州粮食生产基本保持稳定,蔬菜、茶叶、马铃薯、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加快发展,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州农林牧渔增加值由2005年的48.9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0.13亿元,年均增长6.5%。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十一五”时期,全州大力推进工业化,努力壮大工业经济规模,以支柱产业为支撑、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特色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不断提高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工业经济整体实力稳步提升。“十一五”时期,全州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1%。
服务业平稳较快增长。服务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55.2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44.08亿元,年均增长11.3%,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32.9%提高到2010年的40.0%,为改革开放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旅游业快速发展,据州旅游局预计,2010年全州接待旅游总人数2324.4万人次,是2005年的8倍,年均增长51.4%。2010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35.28亿元,是2005年的7倍,年均增长47.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等发展较快,年均增速分别为5.7%、16.2%、11.8%和16.5%。
三、投资、消费全面提速,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5年的63.7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23.86亿元,“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38.4%,比“十五”高14.5个百分点,五年累计达891.7亿元,为“十五”的4.5倍。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由2005年的52.10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94.39亿元,“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30.1%,比“十五”高11.1个百分点,五年累计达544.14亿元,为“十五”的2.9倍。积极参与和扩大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与对口帮扶城市的协作,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取得新成效,对内对外开放提升到新的水平。累计引进州外到位资金385.7亿元,是“十五”的3.9倍。
消费市场持续繁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5年的38.6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97.19亿元,年均增长20.1%,比“十五”高12.7个百分点。“十一五”时期,全州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5.2亿元,比“十五”增长1倍。其中,城镇消费品市场累计实现零售额211.02亿元,比“十五”增长1倍;乡村消费品市场累计实现零售额106.64亿元,比“十五”增长0.7倍。
对外贸易保持稳定。“十一五”时期,全州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7.84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达到4.80亿美元,与“十五”时期基本持平。
四、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
交通瓶颈制约取得突破。2010年末,全州公路通车总里程近14879公里(未含高速)。全州235个乡镇通油路(或水泥路)的有228个,达97.0%;全州2363个村通公路的有2338个,达98.9%。“十一五”时期,贵新公路改造完毕,贵广高速公路贵州段基本贯通,开工建设了贵阳至广州快速铁路,黔桂铁路进行了扩能改造,荔波机场建成通航,红水河和乌江内河航运进一步发展。全州交通条件极大改善,交通区位优势正在显现。
水利建设成效显著。大力破解工程性缺水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烟水配套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等水利重点工程扎实推进。2010年末,全州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99.77万亩,与2005年末相比,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4.62万亩,农村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由2005年的0.40亩提高到2010年的0.57亩。
五、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珠江防护林、石漠化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扎实推进,2010年全州森林覆盖率达52.3%。环境保护和防治污染工作取得积极成效。重点流域和重点领域污染治理取得新的成绩,区域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所有县城建成污水处理厂,2010年末全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14.1万吨,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为60.0%。城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9.1%。
节能降耗扎实推进。以瓮福集团为首的全州工业企业积极推进国家新型工业化基地和省循环经济基地建设,实施了一批工艺先进、符合节能要求的重点工程,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逐步提高,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2010年全州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20.01%,顺利完成节能降耗目标任务。
六、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逐渐增强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加大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财政投入,大力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加大科研机构和科研队伍建设,积极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十一五”时期,全州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累计达625件和332件。
各级各类教育取得新成绩。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两基”工作通过国家教育督导团评估检查,义务教育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2010年,全州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43%,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8.1%。高中阶段教育快速发展,201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49.56%。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达2.14万人,比2005年增长19.1%。职业教育得到加强,在校生人数达到3.16万人,其中,中等职业教育达到2.88万人。
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积极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文化设施建设。相继完成了一批县级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室的建设。优秀民族民间文化开发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荔波喀斯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三都水书”、“水族马尾绣”、“贵定苗族长衫龙”“布依好花红”等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突破,转制组建了黔南黔视传媒文化有限责任公司、黔南印务发行有限责任公司、黔南同兴广告有限责任公司、黔南广播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等文化企业,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实施农村广播“村村通”工程取得重要进展。2010年全州广播人口覆盖率、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0.17%和92.52%,分别比2005年提高6.4个和4.2个百分点。2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基本通广播电视。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新建和改扩建州医院、州中医院和一批县级医院、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建立。2010年,全州有卫生机构48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76个,比2005年增加11个;床位数0.88万张,增加0.33万张;卫生技术人员达0.84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0.39万人,均比2005年有所增加。2010年全州财政用于医疗卫生的支出达到10.96亿元,比2005年增长5.62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应对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明显提高。
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黔南州第一届运动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推动了全州群众体育的蓬勃发展。
七、民生持续改善,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十一五”时期,全州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实施各项惠民政策,广大群众的民生得到持续改善,和谐黔南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就业工作取得新成绩。“十一五”时期,全州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9.67万人,其中2010年新增就业人数2.10万人。五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4%以内。
社会保障工作成效明显。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全州城镇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13.65万人、46.50万人、10.87万人、9.85万人和5.72万人,分别比2005年增长48.7%、299.9%、9.45%、194.0%、(2005年未开展生育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全覆盖,全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312.24万人,参合率达96.4%。全面实施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10年全州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4.30万人,其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79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7.51万人。农村危房改造和城镇居民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累计完成3.75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同时,也解决了部分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进展。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2010年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762元和3760元,“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速分别为14.8%和15.3%,增速分别比“十五”时期提高6.4个和2.9个百分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document.wr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