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振兴经济、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社会分工已突破民族、国家的界限发展成为国际分工,国际经济联系已由流通领域扩展到直接生产领域。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要想增强竞争力,获得快速发展,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陕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十一五”时期,对外开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省外贸总体上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对外开放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进一步延伸,全省对外经贸迈上新台阶。
一、外贸进出口总值快速增长
对外贸易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扩大对外贸易有利于更好的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市场条件和发展空间,有利于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有利于提升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合作、竞争的能力和水平,有利于进一步开拓就业渠道,创造更多就业机会。2005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只有45.8亿美元,2010年一举突破100亿美元,达到120.81亿美元。“十一五”期间累计进出口410.64亿美元,比“十五”期间增长2.69倍,年均增长21.8%,对外贸易实现了速度和质量的同步提高。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对外进出口总值下降13.9%,而陕西省同比增长0.9%,成为全国4个实现正增长的省市区之一,进出口总值也由2008年的第25位上升至第22位,在西部名列第4位,紧列四川、新疆、云南之后。2010年,陕西进出口总值位列全国第24位,出口和进口总值均列全国第22位。位列西部12省第6位,居四川、广西、新疆、云南、重庆之后,出口和进口总值分别列西部第5位和第7位。
1、外贸主体数量持续增加,结构发生新变化
外贸进出口主体结构进一步优化。自2010年4月以来,外资企业一跃成为陕西省第一进出口主体。2005年之前,国有企业是进出口的主力军,“十一五”期间,这种结构正悄然发生变化,随着陕西省对外开放的深入,外资企业已成进出口的主力军。2010年,国有、外资企业进出口总值分别为44.21亿美元、50.6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2.7%、100.4%,分别占进出口总值的36.6%、41.9%。与国有企业相比,外资企业进口所占比重较大,2010年外资企业进口29.05亿美元,占其进出口总值的57.4%,国有企业出口比重较大,2010年出口26.93亿美元,占其进出口总值的60.9%。截止到2010年底,全省进出口备案企业有3153家,比2005年增加953家。
进出口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五”时期,一般贸易是陕西进出口的主要方式,“十一五”时期这种结构正悄悄发生变化,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一起成为进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2005年一般贸易占进出口总值的80.9%,加工贸易占进出口总值的17%,2010年一般贸易占进出口总值的56.5%,加工贸易占总值的比重达到35.4%,比2005年提高18.4个百分点。
外贸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出口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得到大幅提高,现已形成了以机电产品、深加工的矿产品、纺织品、水果及高新技术产品等为主的出口新格局。2009年,陕西省与拉丁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对外贸易总额相比2006年,分别增加46.8%、83.6%和91.2%,外贸市场多元化程度明显提高。
2、贸易合作伙伴数量稳步上升
2005年,陕西进口贸易伙伴有59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有79家,到2010年,进口贸易伙伴89家,出口更是创纪的达到186个国家和地区,分别增长50.8%和1.35倍。
3、区域全面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2005年,关中地区进出口总值为全省的98.7%,其中西安市占85.2%,陕南、陕北占1.3%;2010年,关中地区进出口总值为全省的96.1%,其中西安市占85.9%,陕南、陕北占3.9%,且陕南的商洛、陕北的榆林进出口总值增速很快,分别同比增长1.88倍和1.18倍。
二、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对外经济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积极利用外资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看,外商投资企业在陕西省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提供资金、扩大出口、引进先进技术和提升研发能力、优化产业结构以及推进体制改革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项目质量明显提高
2006年至2010年,陕西省累计实际利用外资68亿美元,比“十五”期间增长2.85倍。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5家在陕投资设立55家企业,投资总额12亿美元。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金融、信息软件等领域利用外资取得突破性进展,低碳项目和循环经济项目在利用外资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光伏产业、金融资本、电子通讯、空港物流、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纷纷落户陕西省。
2、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成倍增长
“十一五”期间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累计达30.4亿美元,完成“十一五”规划15亿美元的2.03倍,是“十五”期间的4.03倍。截至2010年底,全省共有境外投资企业和境外机构125家,累计实际投资额5.84亿美元,其中2010年实际对外投资额2.89亿美元,是2005年前累计总投资额的近百倍。一批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企业跨出国门拓展发展空间,形成了一批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和著名品牌。境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带动了省内汽车、装载机、铺路机等优势机械产品的大量出口,实现了外资、外经和外贸的良性互动。
3、新兴服务外包业发展迅速
服务外包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对外服务项目,它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随着陕西省高新技术开发区西北软件园的建立及外向经济的发展,一大批优秀的软件服务企业落户陕西省,加之西安高校群集的人才资源优势,陕西省软件及服务外包业务发展迅速。2008年,陕西省参与服务外包管理的企业有151家,执行境外合同金额14450.96万美元,同比增长28.2%,其中:信息技术外包(ITO)9347.10万美元,同比下降25.9%(受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降较多),业务流程外包(BPO)4400.80万美元,同比增长1.91倍,其他软件产品808.4万美元。主要接包国家和地区有日本、美国、德国、印度、意大利等,2008年执行合同金额10773.7万美元。企业发展后劲足,仅2008年就有8家软件及外包企业通过CMMI、ISO27001、BS799、双软认证等国际认证。截至2008年全省软件及服务外包企业已达780多家,从业人员规模达到6.45万人。截止2010年底,全省参与服务外包管理的企业有363家,2008-2010年,累计执行境外合同金额5.76亿美元,其中2010年执行境外合同金额2.22亿美元,同比增长72.1%。
三、对外开放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省目前对外开放的内容还不丰富,开放的水平还不高,开放的程度还不够深,开放的形式和方法还比较单一,开放的主动性还不够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和参与国际竞争需要的、具有互补性的双向对外开放格局还远未形成。
(一)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陕西省对外贸易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必须重视存在的问题,与全国相比,陕西省对外贸易仍有较大差距。
1、开放型经济总量较小
2005年陕西进出口总值仅为全国的0.32%,2009年陕西进出口总值仅为全国的0.38%,2010年陕西进出口总值仅占全国的0.41%,2010年陕西对外贸易依存度仅为8.1%,大大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虽然“十一五”时期加工贸易占全省贸易总额的比重大大增加,2005年加工贸易占总值的17%,2010年加工贸易占总值的比重达到35.4%,但是相比2005年全省9.5%的外贸依存度,仍然降低1.4个百分点。陕西省对外经济的发展程度依旧在较低水平,但同时也表明陕西省对外经济发展潜力较大。
2、区域开放水平很不平衡
2005年关中地区进出口总值占全省的98.7%,其中:西安占85.2%,陕南陕北占1.3%;2010年关中地区进出口总值占全省的96.1%,其中:西安占85.9%,陕南陕北占3.9%。“十一五”末,陕南陕北进出口总值占全省的比重提高了2.6个百分点,但还应看到,除商洛市2010年进出口总值为3.08亿美元外,其他陕南、陕北各市进出口总值均未过亿美元。全省实际利用外资中直接投资的92%集中在关中地区,其中西安占86%。
3、贸易竞争力不够
外向型经济的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外贸的后劲不足,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为对外贸易提供适合国际市场需要的商品不多。
(二)利用外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陕西省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招商项目不多
已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的大企业、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不多,外商投资尚未形成产业链和产业群。
2、招商形式单一,企业作为招商主体的作用有待发挥
从目前看,陕西省的招商引资主要是通过政府搭台,参加或举办贸易和投资洽谈会,形式较为单一。
3.合同利用外资规模减少,利用外资储备项目尚显不足
陕西省“十一五”期间利用外资情况
年份 | 合同外资(万美元) | 实际外资(万美元) | 到位率(%) |
2005 | 158237 | 62839 | 39.7 |
2006 | 203530 | 92489 | 45.4 |
2007 | 197311 | 119516 | 60.6 |
2008 | 181781 | 136954 | 75.3 |
2009 | 140117 | 151053 | 107.8 |
2010 | 221030 | 182006 | 82.3 |
“十一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量逐年攀升,一方面有前几年项目资金的陆续到位,一方面有履约情况的好转。2010年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渐好转和2009年基数较低等原因,2010年合同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分别超过50%、20%,但还要看到,我们的签约情况即合同利用外资的规模却是逐年减少的。总的看来以前引进的外资企业已在陕西省进出口、科技和技术成果转化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陕西省发展外向型经济大有裨益,因此我们还是要加大利用外资的力度和步伐,大力吸引外资,想尽办法利用好陕西省在新欧亚大陆桥中心纽带作用,承接好国际资本项目转移,精心组织,选好项目,抓住机遇,让陕西省进入经济可持续高速发展的行列。
四、对外开放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我们一定要正视差距,求真务实,在全省积极营造“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是招商人员”的社会氛围,对政府系统尤其是“窗口”单位及其员工进行“珍惜投资环境、改善投资环境”的教育,强化全社会“亲商、富商、安商”的意识,从上到下,形成全社会广泛关心、支持、参与招商引资的良好环境,从而推动全省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
(一)千方百计扩大进出口,努力提高外贸依存度
外贸依存度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外向程度的重要标志。提高陕西经济的外向度,就要牢牢把握机遇期,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1、大力发展多元化的外贸经营主体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不懈努力,外资企业已经和国有企业一起成为陕西省进出口的主力军,要进一步加大对私营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加他们出口创汇的动力,进一步引导企业用好用足国家进出口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按照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要求,为各类外贸经营者创造平等条件,为中外双方创造公平的合作环境,从而促进陕西开放型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2、坚持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
一是不断提高出口规模和商品档次,闯出陕西的出口品牌。二是扩大宣传陕西名优产品,促使陕西更多的产品进入国外市场,扩大市场份额。三是把对外承包劳务、对外投资、对外经济技术援助与对外贸易结合起来,以此带动陕西商品出口。
3、积极培育出口支柱产业
从目前看,陕西已逐步形成了机电产品、矿产品、纺织品和农产品四大类骨干出口产品,但总体上来看它们的“支柱”作用仍不太明显。一是要建设壮大一批出口商品基地。二是要扶持一批前景看好的出口产品生产企业。三是要放手发展一批具有出口比较优势的名优地产品。四是要做好一批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业务。五是做大做强关中装备制造业、陕北能源重化工产业和陕南中药业。
(二)坚持不懈地改善投资环境
一是建立多层次、立体化、专业化的投资促进工作网络,发挥各类中介机构、个人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促进网上招商。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进一步利用好现有投资网络渠道,从而更好地发挥现有招商投资平台的作用;二是发挥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载体地位和开发区吸引外商投资的聚集效应;三是改进投资促进方式,注重投资促进技巧,提高投资促进效果。要将举办大型招商活动和小型专业化投资促进活动相结合,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境内外投资促进机构的合作与联系;四是认真做好前期的项目准备和对接工作,把项目做深、做细,多渠道、多方式推介陕西的产业发展环境和重点项目,调动地方、企业、项目单位的积极性,确保引资取得实效;五是坚定不移地落实好关于招商引资的各种政策,健全全省投资环境考核评价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在此基础上继续转变政府职能,搭建好企业交流与合作的各种平台。同时一定要加大市场秩序的整顿力度,创造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三)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陕西省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投资型、资金推动型,大开发必须有大投入,大投入有赖于大开放。引进了资金,就等于引进了货币形态的技术和产品,引进了潜在的市场空间。因此,陕西省利用外资要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1、招商引资务必要突出重点
经过多年艰苦努力,全省已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陕北能源化工基地、陕南现代中药基地。同时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能源重化工和陕南的中药产业的支柱作用日益增强。这是陕西省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也是招商引资的着眼点。吸引外资必须努力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以劳动密集型的资源初加工为主转向精深加工;二是由主要吸引港澳台和海外华侨华人的中小型投资项目转向重点吸引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投资资本密集型的大型基础设施、新技术与新产品研发,以及通过并购方式将陕西企业纳入其全球生产分工体系;三是由区域优惠导向为主转向产业政策导向为主,要全省一盘棋,紧紧围绕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培育壮大装备制造、能源化工、高新技术、现代服务等四大产业为目标,提高全省对外开放水平。
2、充分利用资源、工业基础和人才优势,积极实施服务贸易
大力发展新兴服务外包及加工贸易业务,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要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力度,创新合作机制,以国家西部大发展以及陕西省“十二五”规划发展为契机,加大加快陕西省园区化建设,以园区化承接带动集群化发展。按照“国际化、特色化、生态化、差异化”要求,扶持一大批品牌优势企业,使其成为陕西的招牌和形象。回避陕西的区位劣势,加快物流、仓储、运输等流通领域建设步伐,建立高效、便捷的运输流通平台和流通大通道,大幅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我们产品的价位实力。
3、全力做好招商引资的综合开发利用
开展招商引资,企业是主体,项目是核心。一是有计划地精心组织专业境外招商活动,并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组织海外企业家来陕进行商务考察,介绍陕西投资环境和引资项目;二是要为现有境外省外在陕投资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帮助其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鼓励他们追加投资扩大经营;三是要充分利用现有在陕投资企业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宣传陕西不断改善的投资环境和各类招商项目,以商引商;四是要充分发挥“东西部洽谈会”、“杨凌农高会”的会展品牌作用,积极探索洽谈会商业化运作机制,规范会展业经营秩序,吸引省内外会展企业在陕举办各类洽谈会,提高会展招商质量和效益,推进招商方式的市场化、企业化、社会化步伐。
(四)坚定不移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国际竞争舞台上展示陕西的开放形象
实施“走出去”战略,就是推动陕西省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
1、大力发展境外投资与境外加工贸易
通过政府鼓励、部门推动、企业自愿的方式,引导省内实力较强、管理科学、产品有市场、国外有信誉的各种所有制企业,根据“以市场为导向,以贸易为先导,以效益为中心”的原则,大力发展境外投资与境外加工贸易,把适用技术和设备带出去,把产品品牌打出去,推进“走出去”企业的本土化经营。开展境外投资与境外加工贸易,一是以陕西省对外贸易重点市场国家和地区为重点,举办贸易型境外企业;二是以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和地区为重点,举办资源开发型境外企业;三是以纺织、轻工、家电、机械等产业为主,以拓展企业的国际生存与发展空间为主,以向发展中国家投资为重点,举办境外加工贸易企业;四是逐步举办承包劳务型海外企业;五是以服务于企业和开展对外贸易与吸引投资为主,举办服务贸易型海外企业。
2、努力扩大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
陕西既是科技教育大省,也是加工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工程设计与建筑施工大省,在水利、电力、路桥、机械装备、油气勘探等领域具有对外承包工程的明显优势。一是要按照“壮大优化主体,扶优扶强促小,规模效益并重”的思路,支持鼓励企业申报对外承包劳务经营权,鼓励申办对外承包劳务经营企业;二是要加强外经企业与国际国内著名工程咨询公司的联合与合作,“借船出海”,拓宽渠道,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增强竞争力。
3、积极争取在国际市场上第一手外贸订单和直接投资客户
一是要充分发挥陕西现有海外企业的作用,逐步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自己的商情网络、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网络,通过网络将陕西境外企业与境内企业联接起来,形成开拓国际市场的整体优势;二是要推进有条件的企业组建国际化、规模化的企业集团,对国际市场进行全方位开拓;三是要改变传统招商方式,拓展境内外招商平台,形成稳定、畅通的招商渠道。根据不同地区客商的投资需求和产业发展特点,主动出击,介绍陕西投资环境及吸引外资优惠政策,争取更多的合资合作机会。
document.wr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