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兰州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规模扩大,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在国家实行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政策的作用下,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市场供给货源充足,商品品种丰富,消费热点突出,多层次、多形式、多类型和运行方式并存的市场网络和流通新格局逐步形成,流通总量扩大,城乡市场繁荣。
一、“十一五”时期兰州市消费品市场的主要特点
(一)市场销售逐步加快,流通规模稳步扩大
“十一五”时期,兰州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逐年上升态势。2006年-2010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37.20亿元,比“十五”时期总量增长92.98%,年平均增长16.28%。
(二)城乡市场共同发展,区域市场发展渐趋协调
“十一五”期间,兰州市各级政府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实行免征农业税、种粮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措施减轻农民负担,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居民购买力增强,推动了农村消费品市场的活跃,使兰州市消费品市场出现城乡市场共同繁荣的局面。到2010年,兰州市城镇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474.43亿元,增长17.65%;乡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70.68亿元,增长24.66%。乡村消费品市场明显升温,对兰州市消费品市场的拉动增大,乡村市场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达12.84%。
(三)住宿餐饮业发展迅速,多方满足市场需求
“十一五”时期,随着兰州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饮食消费观念和习惯的变化,出外休闲、度假、聚餐、旅游成为城乡居民的消费热点。必胜客、肯德基等多种国内连锁餐饮企业纷纷进入兰州市场,使兰州住宿餐饮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十一五”住宿餐饮业累计实现零售额334.06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120.96%,年均增长16.37%。
“十一五”兰州市住宿餐饮业零售额
到2010年,兰州市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法人企业已达到164家。企业规模、档次不断提高,消费、卫生环境和服务水平明显改善。中高档酒店成为婚宴庆典、商务活动的主要场所,以学生餐、工作餐为主的快餐饮食业发展迅速,带动了中式快餐饮食业的快速发展,满足了现代生活快节奏和家务劳动社会化的市场需求。
(四)市场流通多元格局鲜明,非公经济快速发展
“十一五”时期,兰州市在流通领域中除继续对公有经济进行改、租、转等改制的同时,大力鼓励和扶持非公有经济的发展。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异军突起,迅猛发展,成为流通领域的主角。到2010年兰州市个体、私营经济实现零售额335.30亿元,是兰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1.51%,占据了大半壁江山。市场流通格局的变化,为培育和发展兰州消费品市场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五)批零贸易业态呈现多样化,连锁商业蓬勃发展
“十一五”时期以来,兰州市批零贸易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已形成了一个以大型综合百货商店、超级市场和各具特色的专业商店的新格局。以零售为主的一批大中型企业集团,以联合、兼并、连锁、特许连锁等形式,实现了低成本的规模扩张,增强了市场的竞争实力。超级市场、仓储式商场,购物中心、便利店、专业(专卖)店等新型业态,均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十一五”时期批发零售业累计实现零售额1662.57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109.37%,年均增长17.33%。
到2010年,兰州市在兰州市111家限额以上有店铺零售贸易企业中,专业店为31家,专卖店61家,零售业销售总额完成417.14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6.52%。超级市场、连锁商店和专业(专卖)店销售额增长较快,在零售业的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连锁商业发展迅速,到2010年末,兰州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和住餐饮业企业已有148家,从业人数23268人,营业面积321232平方米。实现零售额197.11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限上批零住餐企业零售额的比重分别达36.16%和93.95%。连锁商业覆盖的领域和范围已拓展到食品、医药、百货、石油等多个业种,大型连锁超市已成为城市居民购买食品和其他日常生活用品的主要场所。与此同时,维柏家、屈臣氏等一些中小型超市、便民店、仓储销售、折扣店等也开始采用连锁经营的方式,逐步向规模、规范化方向发展,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辐射城郊,遍及社区,大、中、小结合,功能互补,点面结合的商贸网络,商品流通的速度和效率大大加快。王府井、百盛、大润发等一批国内知名的零售企业相继入驻兰州,也给兰州消费品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六)市场体系日趋完善,龙头作用明显
“十一五”时期,兰州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综合市场、专业市场、生活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并重发展的商品交易市场体系。商品交易市场充分发挥积聚效应,逐步走向规模化、专业化。交易市场的主体也日趋多元化,市场投资主体在经营方式、营业理念、经营手段等方面各具特色,为交易市场的竞争、活跃与繁荣创造了条件。到2010年,兰州市超亿元的消费品市场有27家,总成交额达318.52亿元。这些龙头市场,对兰州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和消费品流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七)消费结构多元层次化,消费亮点不断涌现
“十一五”时期以来,随着兰州居民消费时尚的变化,消费结构发生新变化:汽车、通讯器材、建筑及装潢材料、金银珠宝等商品成为“十一五”时期市场消费的热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消费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以及汽车价格的逐步下降,大大激活了兰州汽车消费市场,汽车成为“十一五”时期消费品市场最大的亮点。2010年,兰州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汽车销售28457辆,销售额达22.17亿元,汽车的热销也同时带动了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销售的高速增长。
(八)“假日经济”特征明显,成为拉动消费较大动力
节日期间,各大商场浓厚的节日气氛、优美的购物环境,以及形式多样的优惠让利促销活动,吸引了大量顾客。各商贸、旅游、餐饮等相关行业企业也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扩大销售,使假日消费成为“十一五”时期消费品市场发展最突出的亮点。“假日经济”给商家带来无限的商机,也给消费品市场带来繁荣。节假日期间,城市多数商家销售的商品比平时要多出30~40%。特别是黄金周期间,各大商场销售特别火爆。城市各大商场、超市的商品销售多是平常的1至3倍,许多商场、超市黄金周7天的销售额相当于平常一个月的销售额。酒楼饭馆更是高朋满座,生意兴隆。假日消费成为拉动兰州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二、兰州消费品市场展望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继续提高,兰州消费品市场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持续平稳,稳中趋升,将构成市场运行的主旋律。
一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逐步增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调整投资与消费关系,把扩大内需的重点从投资转向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作为今后经济工作的一项长期战略。兰州市经济现已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内在活力进一步增强,内需将会进一步扩大,消费政策、消费体制、消费环境也会得到进一步改善,都将为消费增长带来巨大潜力。
二是随着国家对道路、交通运输、电力、电信、商业网点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加之市委、市政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集团和个人等社会投资,营造了良好的消费环境。职能部门加大执法力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确保消费者放心消费。这些措施的实行为消费品市场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
三是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有利于城乡居民购买力水平提高。随着建立和谐社会各项政策逐步到位,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有利于城乡居民购买力水平总体提高,从而促进消费需求的实现和市场规模的扩大。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有利于消费总水平的提高。
三、促进消费品市场持续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是努力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增加消费能力。
二是不断增加有效供给,优化供给结构,创造出新的供给方式和供给制度。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步伐,增加新产品、新品牌和高质量的商品,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从而不断开拓市场,创造市场,扩大满足消费需求。
三是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农村消费潜力巨大,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支持国内外大中型流通企业向小城镇延伸经营网络,建立健全农村商业、餐饮业、现代服务业等服务体系,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四是继续拓宽消费领域,努力培育和扩大新的消费增长点,适应消费升级转型。为了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加快消费结构升级,必须继续努力培育和保护新的消费增长点,分层次加快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使消费升级呈现一个有层次、有步骤的稳步推进过程。
五是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力度。加快商业诚信体系建设,尽快建立和完善统一公平、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营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城乡居民营造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提升消费信心。
document.wr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