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新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均GDP进一步提升,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是“九五”以来发展最快、变化最大、老百姓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
一、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日益壮大
经济总量再上台阶。“十一五”以来,新疆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生产总值(GDP)先后迈上三个台阶。2006年,新疆GDP总量突破3000亿元大关,达3045亿元,比上年增长11.1%(按可比价计算,下同)。2008年GDP总量超过4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1.1%。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经济增长有所减缓,全年增速回落至8.1%,其中,2009年前三季度的增速回落至6.5%左右。面对特殊的发展环境,全区上下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奋力拚搏、攻坚克难,经济增速迅速回升,到2010年,经济总量跨越五千亿元台阶,达到5418.81亿元,比上年增长10.6%。
经济增速不断提高。“十一五”时期,新疆累计实现GDP20447.49亿元,比“十五”时期增加10643.66亿元,增长1.1倍;年平均增速达10.6%,是自“九五”年以来新疆经济总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比“十五”时期平均增速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三次产业年均增速分别为5.6%、11.8%和11.4%,与“十五”时期相比,第一产业持平,第二、三产业分别提高0.7和0.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平均增速为12.1%,比“十五”时期提高0.8个百分点,高于GDP年均增幅1.5个百分点。国民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人均GDP跃上新水平。在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的基础上,新疆人均生产总值也呈快速增长势头。“十一五”以来,新疆依托资源优势,在棉花、石油、钢铁、化工、建材、有色、电力等主导产业的带领下,国民经济取得了辉煌业绩。至2010年,新疆人均GDP创下人均24978元的新纪录,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达3690美元,首次突破3000美元大关。人均GDP年均增长8.7%,比“十五”时期加快0.2个百分点。
二、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带动就业结构更趋合理
“十一五”时期,自治区通过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牧业现代化,着力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加快了优势资源向产业优势的转换,使一大批特色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壮大。三次产业结构呈现第一产业比重趋降、第二产业比重大幅上升、第三产业比重稳健发展的新局面。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由“十五”时期的20.0∶40.6∶39.4调整优化为“十一五”时期的18.0∶47.2∶34.8,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2.0和4.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6.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占GDP的比重达到39.4%,比“十五”时期上升7.1个百分点。从从业人员在产业中的分布构成看,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由2005年的55.9:14.1:30.0演变到2009年的52.5:13.9:33.6,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3.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3.6个百分点。新疆三次产业从业人员配置结构逐步向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
农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十一五”时期,新疆认真贯彻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粮食、棉花、特色林果和优质畜牧业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逐步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深化。2010年,新疆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1078.6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5年增长31.5%,年均增长5.6%。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的比例,由2005年的74.4∶1.6∶20.4∶0.4∶3.2调整为2010年的75.3∶1.7∶20.2∶0.5∶2.2,农业比例上升最快,比2005年提高0.9个百分点。“十一五”以来,新疆特色农业和林果业快速发展,以棉花为主的特色经济作物已占到总农作物总播面积的57%,辣椒、枸杞、红花、打瓜、啤酒花、酿酒葡萄等区域性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林果业种植面积和水果产量均比“十五”末年增长一倍,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2010年新疆粮食总产1170.70万吨,创历史新高;棉花总产247.90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的41%,新疆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安全战略后备基地和最大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
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新型工业化稳步推进。“十一五”期间,自治区牢固树立工业强区意识,采取了引大做强,发挥大企业大集团的引领作用和集聚效应,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石油、石化、煤电、煤化工以及特色农产品加工等强势产业;加快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园区的集聚效应;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引领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优势资源开发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有力推动了新疆工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提升了新疆工业整体实力。如,吸引神华、华能、华电、国电、宝钢、中广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纷至沓来,其中仅煤炭企业就有近200家。这些“实施者”不但拥有资金、人才、管理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也把先进的技术带进了企业,这些企业已成为推动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主力军。目前,煤炭、石油、钢铁、纺织、化工、有色、电力等7大行业,已成为自治区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0.1%。至2010年,新疆天然气产量250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一;原油产量2558万吨,居全国第四;番茄酱产量名列全国第一,世界第二,出口占世界贸易量的四分之一;啤酒花产量占全国的70%左右。原煤生产在全国位次也有较大的变化,由2005年的第十三位前移到目前的第十位,占全国总量的2.6%,比2005年上升0.6个百分点。新疆已成为我国石油天然气的主产区和国家重要的石油战略基地,成为我国最大的啤酒花、番茄酱及甜菜糖生产基地。新疆资源优势在全国经济大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服务业结构明显改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十一五”以来,自治区继续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重大战略任务来抓,通过出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大力营造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有力推动了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协调发展。五年来新疆在传统的商业饮食、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行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同时,充分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改组改造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和经纪代理制等新型业态,传统服务业在整合和创新中得到发展提升;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居民服务等新兴服务业迅速发展,成为新疆服务业的新增长点。2010年,新疆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传输、居民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32.2%,比2005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其中,金融和房地产发展迅猛,2005年金融和房地产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分别为8.6%和6.0%,到2010年上升到13.1%和6.6%,分别提高4.5和0.6个百分点。随着内部结构的优化,总量迅速增长,服务业保障和支持新疆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大为增强。
三、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十一五”期间,新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步伐,非公有制所占比重逐步提高。到2010年,新疆非公有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已上升到25%,比2005年(21%)提高4个百分点。公有经济比重逐步下降,各种混合经济比重得到明显提升,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在工业总产值中,纯国有经济比重由2005年的10%下降到2010年的6.9%;集体所有制工业比重由2005年的0.7%下降为2010年的0.4%。以私营和股份制经济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更加繁荣活跃、彰显活力。2010年,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占的比重分别为27.6%、48.1%、14.5%和2.2%。与2005年相比,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的比重上升幅度较大,分别提高16.8和9.1个百分点。在流通领域,多样化新兴业态彰显活力,流通模式的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国美、苏宁、家乐福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进驻新疆并逐步扩大规模;华凌市场、北园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新疆商贸城等一批龙头市场在西北地区已具有一定影响。在零售业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由2005年的3家增加到目前的16家。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行业中,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外商及港澳台等非国有经济企业单位数占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比重由2005年的75.6%左右上升到2010年的84.0%。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在推动全区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扩大有效需求、繁荣消费市场、增加税收和就业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有力地促进了新疆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地区竞争力明显增强
西部大开发以来,新疆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部署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发展目标,按照“突出重点,扶优扶强”的原则,提出优先发展天山北坡经济带,为整个经济发展找到一个支点,以点带面找到新疆区域经济增长极。“十一五”期间,天山北坡经济带的生产总值以年均12%的速度快速增长,高于全区1.4个百分点,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至2009年创造生产总值2200亿元,占全区GDP比重达到4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23.2%,第二产业占56.0%,第三产业占52.2%,工业增加值占59.0%。天山北坡经济带对新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进一步增强。工业的地区分布格局日趋合理。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等老工业基地得到巩固和加强,而以昌吉、石河子、奎屯、库尔勒、阿克苏等为代表的新工业基地不断发展和壮大,已逐步形成以天山北坡为重点,中小城市为支点,铁路和公路沿线为骨干,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向南北疆依次展开的工业布局体系,使区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加快推进乌鲁木齐——昌吉经济一体化步伐。2009年,乌昌地区生产总值为1532.22亿元,占全区的34.1%;乌昌两地经济平均增长率为10.9%,高于全区0.3个百分点。乌昌经济的联合发展,既能使乌鲁木齐的高新技术、人才、资金优势找到得以充分发挥的空间,又能充分利用昌吉的区域空间,有利于两地发展空间与市场资源的有效转换,促进两地区域经济快速积聚和充分共享,增强地区综合竞争力。
五、需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
“十一五”时期,新疆消费的快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需求结构从“单引擎”到“双引擎”发展,即从主要靠投资拉动转向投资和消费双拉动。2009年新疆投资率为59.6%,比2005年下降2.1个百分点;消费率为53.0%,比2005年提高4.4个百分点。投资率和消费率的比例关系由2005年的55.9:44.1调整为52.9:47.1。
消费需求旺盛,发展方向多元化。“十一五”时期,新疆消费市场旺盛,消费结构得到优化升级。2010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4.47亿元,比2005年增长1.1倍,年均增速15.7%。分城乡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181.26亿元,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43.21亿元,与2005年相比,年均增长分别为17.0%和7.3%,比“十五”时期增幅分别提高4.5和1.4个百分点。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买方市场的出现,新疆消费需求结构呈现质的飞跃。市场上名、优、特、新商品逐渐占居主导地位,高质量、高档次、高营养、新口味的商品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的一般性吃、穿、用商品销售比重下降,而用于文化、娱乐、保健等精神享受方面的商品销售比重逐步上升,汽车、住房、家用电脑等新的消费热点逐步进入普通百姓人家。同时,“假日消费”成为市场的亮点,旅游、休闲、健康消费不断活跃,消费理念发生转变,消费需求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投资需求快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以来,新疆紧紧围绕促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大对各行业的投资力度,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至2010年,新疆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539亿元,比2005年增长1.6倍,年均增速达到21.2%,比“十五”时期快4.0个百分点。投资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第二产业投资比重大幅上升。2005年三次产业的投资比例为9.6:38.7:51.7,到2010年调整为6.0:46.6:47.4,第一、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3.6和4.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7.9个百分点。随着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工业投资比重提高较快,由2005年的40.1%上升到2010年的45.4%。
“十一五”时期,新疆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保持在两位数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为新疆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望“十二五”,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及19个省市的对口支援工作启动,使新疆又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为新疆的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发展前景十分美好。新疆将抢抓机遇,继续以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充分发挥自身的政策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加快重大项目投资建设,保持优势产业持续增长,助推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打造中国西部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
document.write();